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最好的缅怀是“文明祭祀”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献一束鲜花,唱一支军歌,诵一段诗文。3月31日,左岸社区党支部举行了主题为“敬贤思贤、感恩思源”的文明祭祀活动,缅怀、感恩逝去的亲人和革命先烈。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日上午9点,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声中,四十余名居民手持鲜花来到鸭绿江边,开始了清明祭祀活动。

“老战友们,你们还好吗?我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清明时节向你们致敬。”初春的江风带着些许凉意,然而,89岁的张兴元迎风笔直地站立在江边,缓缓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逝去的老战友们表达着自己的思念和敬意。张兴元出生在云南,1944年2月,16岁的他加入国民党军队并参加了抗战。1946年5月他所在的部队起义加入八路军,1947年4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又来到丹东做后勤空运工作。张兴元告诉记者,当年和他从同一个村走出来的战友共有6人,先后在战争中牺牲。如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于战友们的思念愈加强烈。自201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参加社区举办的文明祭祀活动,到和战友们曾经并肩作战的鸭绿江边,献上一束鲜花、一个军礼,用心去默默祭奠那些在战争硝烟中逝去的生命。尽管张兴元的眼睛早已看不清楚东西,但在老伴儿的陪伴下,他始终坚持到鸭绿江边,以文明的祭祀方式缅怀老战友们,至今已经三年。他说,这是自己现在唯一能为老战友做的事。

悼念革命烈士是这次文明祭祀活动的主题之一,也是73岁的老人张凤娟的心愿。张凤娟退休后,始终喜欢读书,她从一些历史书籍中了解到许多战争时期的故事,并深刻体会到和平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得知社区举办的文明祭祀活动有“诵文寄思”这一环节时,她利用一天的时间,写下了一篇祭文。这篇祭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张凤娟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她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感激和崇敬的心意传递出去。

参加祭祀的人们将花瓣一点点抛向江面,向牺牲的英烈鞠躬致意。

记者 曲 艺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