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翻译界人才断层现象及MTI教育之我见

  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我国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这与翻译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进行国际贸易,藉此,翻译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就目前情况看,翻译市场在我国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混乱不堪、翻译价格一再降低、翻译人员鱼龙混杂、滥竽充数者众,还有一些翻译公司昧着良心挣黑心钱,等等,诸多现象,使得中国的翻译市场发展举步维艰。

2007年起,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教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翻译硕士专业”,首批获批院校主要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交学院等。过后,在其它学校也开展了翻硕课程,例如陕西的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省的山东大学等。可是,到最后,用人单位说出现用工荒,而翻译却说求职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个人理解而言,其原因主要如下:

一:社会因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对翻译的一些错误认识、相关机构对行业的规范管理不重视、市场价格紊乱、计价方式花样百出等因素。

1:相信有不少客户认为,现在懂英语的人比比皆是,而翻译的工作,等于Google+人。不错,现在,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专于某个行业的人却极其有限。但是,并不是说,会外语就会翻译。之前已经说过,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并且是双语工作,这就要求译员不光要有较高的译出语水平,而且,对译入语的水平也要很高才能胜任。而实用性翻译,除了这个语言要求外,更要求译员懂得某专业的行业知识。翻译不是个全才,但一定是个杂家。例如说,一般的学生,不好理解shall在合同中表示的语气和意思。再者,客户认为,翻译就是机器,应该不知疲倦,应该在一天处理很多稿件,所以,很多时候客户发过来的稿件,交期要求相当紧,别说没有时间去审校,还得译员通宵、超时赶稿。亲爱的客户,翻译也是人,不是神,在翻译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这需要时间。译员通宵赶出来的稿件,其质量肯定没有正常情况下翻译的质量靠谱。

2:翻译行业在我国算是新兴产业,相关部门对此并不是很重视。首先,国家并未成立一个相关的第三方权威管理机构来进行市场规范,比如说,没有任何机构来对入行人员、市场价格定位、计价方式等因素进行规范性管理。目前,在国内,就计价方式而言,全国有好几种计价方式,比如说按译出语字符数(不计空格)、按译入语字数、按译入语字符数(不计空格)等。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约定俗成的标准可言。

3:单价不统一。在国内,有的公司同一语种有好几种报价,主要是根据稿件所属的技术领域进行报价,有的公司是根据译员的资历进行报价,而有的则是该语种下所有稿件都是一个价。如此一来,客户摸不清楚真正的标准价格,译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应该接受多少钱范围之内的报价。很多人觉得市场太乱,老译员退出翻译场,新的进来了也没法立刻就能上手。

4:翻译白菜价。这个也是导致翻译界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找翻译不是挑大白菜,翻译是一门技术活,收费自然会高一些。但是,现在,由于市场上的不规范运作,一些无良翻译公司找新手对客户稿件进行劣质翻译,报价可以很低。一些客户心想,反正价格便宜,只要不错的离谱就行。这样的话,就会把整个市场的价格行情打乱,很有可能会形成恶性竞争,更会导致人才流失。

二:学校不教,社会不给机会实践

1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是自古以来的名言,也是导致翻译界人才青黄不接的主要因素之一。每个人都会留一手,称之为秘籍,不便外传。但是,一个真正的专家,不在乎教的徒弟是否以后会超越自己。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靠山王杨林说过:“秘籍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我让你把我的武功秘籍全部学会,还要看你会不会用。”这恰好证明了一个很好的观点:“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然而,正是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一思想,很多圈内行业大师并不愿意带新人。作为新人,没有人带,也没有机会实践,自然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2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在追求商业利益。在国内,很少有企业愿意接纳新人作为实习生。毕竟,培养新人这一事情,对于企业而言,总归会弊大于利。企业认为,我们要的是有从业经验的、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我们把你们招进来就要立刻为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我们去培养你们。翻译行业亦是如此,对于翻译公司而言,稿子的失败很可能使公司失去一个客户,但是,翻译公司的审校人员(有的公司也叫质控师)在审稿中发现,一些质量相当糟糕的译文,译审得另起炉灶重新翻译。这中间损耗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客户不承担,翻译公司也担不起。因此,各个翻译公司在招聘中都会声明,应聘者须有多少年在某某行业翻译经验,或要求应聘者具有多少万字的翻译量。而这些要求,从根本上限制了翻译硕士专业毕业生进入翻译行业,只能重新选择,例如选择外贸、教育以及培训等行业。

      三:MTI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太过于老套单调。纵观我国现有的MTI课程,除了开设《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之外,其它的特色课程基本很少开,有的学生到研二时还分不清楚什么是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什么是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大部分课程都是训练学生文学翻译类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在市场中,文学翻译用得到的机会很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工科类(例如:技术规范、操作说明手册、维修指南等)的翻译需求,以及少量文科类(工程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书、授权书、邀请函、商贸信函等等)的翻译需求。

    2:师资配备和市场需求脱节。翻译是一门实战型很强的艺术,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方有所成。那么,老师自然更应该是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一线译员,而不是躲在办公室里一辈子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但实际却根本没有上过一线的理论教学专家。如果一个老师对市场不了解,没有亲身实践的翻译经验,那么,带出来的学生也就无任何经验可谈。

     3:高校老师对翻译的认识,使得MTI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在高校老师眼里,文学翻译是最难的,也是最高端的,研究透了,其它的翻译都是浮云。其实不然,就翻译标准而言,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应用翻译的标准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翻译的标准以信、达、雅为主;而应用翻译的标准要求则为精、简、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译文是否忠实、充分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量且表达符合译出语语言习惯和行文规范。从翻译手法上看,文学翻译可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增译法、减译法、词性转换法、意译法,甚至可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恰当地进行改译和编译;但是,应用型翻译在翻译手法上就相对单调点,也仅仅只有前面的几个手法而已,恰当的意译已经是极限,绝对不能进行改译或编译。举个例子,独家代理合同,里面原文说什么就应该是什么,万万不得擅自添加、缩减、改变原文中的任何信息。综上所述,应用型翻译和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不同的两个支系,但是翻译手法,对于两个支系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

    4:毕业生的译文无法满足市场要求。商业翻译有个最大特点,就是连锁性。也就是说,一个翻译,不仅仅要有翻译技能,同时还要会排版、查询等技能。据某公司招募的某大学翻硕研究生做的稿件而言,其中错误比比皆是,在他们的英文译文中,甚至还出现了只有中文文本中才有的顿号,这确实让人吃惊。还有一些企业名称,该翻硕说查不到对应译文,但是网上相关行业的企业名录上都可找到。这就说明,翻译态度、信息搜索能力、排版能力急需提高。

如此一来,MTI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而不仅仅是零零碎碎的小打小闹。

四:学生对翻译的认识不足,很多MTI学生入行前都觉得翻译是个很拉风的工作,可进来后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经历一两次挫折后,刚入行的新手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不再继续前行。这样的话,翻译界又会损失掉一部分潜在人才。这也许是新手本身受挫折能力不强所致,不过,我在此要送一句话给诸位新手:“就算你面临的是天下第一剑客,你也要亮剑战斗,虽死犹荣!”——语出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

医生治病,是要先望闻问切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翻译界的这个通病,也需要对症下药。以下是我个人提出的部分改进观点和观念。

   (一)、社会方面:

   第一:首先应想办法让社会上其它行业的人士重新认识翻译这个行业。不但要让客户重新认识翻译这个行业,也要让高校老师重新认识这个行当。翻译的流程应清晰明了、简单易懂;译员配备要语言过关、责任心强;译审要知识广博、经验丰富。让客户认识到,翻译也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天赶出很多字来(当然,不排除有极个别的神速翻译存在,但是,普通翻译更多),而且,翻译要严格按照适用流程进行,这个都需要时间,再加上校审、排版等。让高校老师清楚地认识到:文学诚可贵,实用更流行;文化传播路,二者不可抛。让老师们从根本上改变态度和观点,这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战略。

    第二:规范市场、规范竞争。强烈建议国家相关组织能够成立权威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规范市场、规范竞争。据CTA(中国翻译协会)去年报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翻译公司加起来约有37000家。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行业,那么,从新人入行到市场价格和计价方式等都应该有个统一的规范,而不是花样百出、毫无基准。

   (二)、企业方面:

校企合作战略。翻译公司,特别是业界有名望的翻译公司,应主动和高校合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校企合作”战略。翻译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专攻领域选择大学进行合作,例如北京译无止境翻译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的合作,该公司本身主攻石油业务,而中国石油大学正好和其相关;还有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传神班,诸如此类等等,都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做出的人才培养策略。“校企合作”是促进高校和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福音,更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该策略,学生可以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发展,减轻就业压力;而企业也不会再为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而苦恼,至少这种苦恼会减轻很多。

    (三)、学校方面:

    首先是MTI模式革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和文化同等重要,同样地,文学翻译和实用性翻译也是必不可少。在发展我国的MTI教育时,我们可以参考部分国外的优秀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蒙特雷国际研究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这几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蒙特雷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实用性翻译类,兼有宗教翻译和文学翻译;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同声传译硕士专业名冠全球等。而我们,在借鉴海外优秀学府的经验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专业设置。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引来了众多国际友人的兴趣,目前,在海外,孔子学院也算是占了半边天。我们可以将我们优秀的文化发扬出去,同时,吸收海外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为己用。而文学翻译正好成为我们和国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文学翻译,不但不能撤下,更要重视,重新仔细思量文学翻译的定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其它方面的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建议先在几个优秀的大学将MTI教育分为两个大系(文学翻译系和实用翻译系),下分几个教学部门(主要是将实用性翻译按照市场主流分为几个部门,例如法律合同部、电机工程部、土木工程部、化工部、医药部)等教学部门;而文学翻译系则可在目前的基础上稍做改动即可。

    其次,师资配备改善。目前,众多高校的老师都是文学翻译高手。但是,应用型翻译任务未必能很好地承担下来,就是因为相关经验不足。建议高校配备一线相关领域的译员为讲师,配合高校的教授进行教学。并且,所配备的老师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翻译方面,还要配备其它方面的技术老师,例如说OFFICE操作、CAT应用方面的专业老师。

    第三,课程设置更改,一旦模式革新,课程设置也要相应更改。文学类翻译的课程可以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进行;而应用型翻译的课程,则除了文学翻译中的《现代汉语》、《翻译理论》、《基础笔译》之外,应添加公共课:例如电脑课(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的OFFICE操作、CAT软件讲解和实操等)、排版课(该课程应该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结合在OFFICE操作中学习,但是也要教学生如何应对特殊格式的稿件,例如:PDF文档和CAD做出的工程图)、专业课(例如《技术写作》、《应用文写作》、《专业英语》等)和职操课(该课程尤为重要,主要教导学生作为翻译的职业操守、职业规范、保密性、团队协作等相关知识)。客观看来,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参考国外优秀学府的课程设置。

    第四,成立实习基地或者开展校企合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有机会去实践,在正式进入社会前可以有机会先观摩学习。现今,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以便毕业生一出校门,无需用人单位培训或仅需少量培训即可立即上手业务。

第五,招生方面,我们的MTI一直在扩招,可毕业生出来的就业结果还是不理想。就翻译方向而言,高校应鼓励对翻译感兴趣、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都很不错的学生报考MTI应用翻译方向,这样的话,这些学生具有专业背景,语言水平过关,翻译技术掌握得当,如此方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学生方面:

    首先,要正确认识翻译这一职业。目前,就我接触过的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对翻译的认识不足,大部分觉得翻译是个拉风的职业、是个个人表演的职业、是个单一的职业。殊不知,翻译其实是个艰苦、责任重大、团队合作、学科交叉互联的综合性职业。

其次,要多加留心学习,生活处处皆学问,不要以为只有课本上才会有。自身的能力是通过各个方面锻炼而来。很多学生在遇到稿子中的难点时,会先查询工具,但是由于查询手法不当,难以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这一方面看来,学生自身的信息搜索能力急需提高。一个优秀的商业翻译,不仅仅是个翻译高手,更是个信息搜索高手。因为,在商业翻译中,不管你辞藻多么华丽、句子多么优美,专业术语和专属名词不对、不统一的话,一切都是浪费心情。

    再者,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这一点尤为重要。良好的工作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你在往后的学习工作中更能胜人一筹,事半功倍。翻译同样也是,在和某公司翻硕实习生们闲聊时,我曾告诉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必须现在开始培养,以后才发现,则悔之晚矣。

最后,要培养自身的受挫折能力和细心认真的态度。面对困难,第一想到的不该是放弃,而应是寻找解决方案;细心和认真更是,在翻译一些重要文本时,有时候会因为译员的粗心而导致客户蒙受巨大损失。比如说合同,里面涉及到的合同金额在翻译时必须仔细核对,说实话,100,000美元和1,000,000美元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好在社会上应聘,而企业也能招到自己心仪的新人。

    四:结语

改变我国翻译界的现状,仅靠以上任何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改善、规范整个行业,消除翻译人才断层现象,就要靠国家、社会、企业、行内人士、学校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青岛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