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汽车被撞 同样收到了字条 两位车主的境遇咋不一样呢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张先生收到的字条。
同样车子被撞,同样收到了温馨的字条,最终同样获得了赔偿。可因为遭遇的过程不同,两位车主的心情也截然相反。
三天拿到修车款
7月17日,在汽车维修店,市民张先生看着吉普车新换的保险杠前护杠,心情十分高兴。这份高兴不仅源于汽车被撞后修复的欣喜,更源于对撞车者的敬意。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张先生家住振八街,因为道路维修,他把车停在小区院里,连续几天步行上班。7月6日早上,他开车上班,当发动汽车时看到雨刷片上夹着一小张纸。起初他没有在意,以为是小广告,等到了单位才发现原来是字条。字条内容为:“不好意思,我倒车时把你车保险杠碰坏了,我已报险,请你及时联系我”,并留下了联系电话。
张先生赶忙查看,发现前保险杠护杠裂缝了,当时很是心疼。虽然车被撞留下字条的新闻很多,但他没想到自己也能遇到。他心存疑惑,能如数赔偿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先生拨打了电话。电话那端一位男士态度十分客气,连声说“倒车不小心,实在不好意思啊”,并请张先生与保险公司联系,先定损再赔偿。
当天,张先生去了4S店定损,更换保险杠护杠需要850元。时隔三天,撞车者亲自到张先生家楼下,并将850元交到他手中。张先生说,由于保险需要履行程序,修车钱是对方先垫付的。
经过这件事,张先生有两点感动,其一是对方在撞车后留下了温馨的字条,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其二是对方没有拖延时间,及时垫付了修车款,很讲诚信。张先生说,自家楼下监控设备不健全,如果肇事者逃逸了,很可能无法找到对方。虽然修车耽误了一些时间,但他感觉这种正能量应该传递下去,感染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修车自掏腰包300元
日前,市民于小姐也遭遇了车辆被剐碰的情况,虽然最终拿到了一部分理赔款,但心情不那么愉悦,因为前后折腾了十几天,连对方开什么车、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于小姐回忆说,6月中旬,她去宝山市场附近办事,把车停在一家银行门口。离开时发现车上夹了一张字条,大概内容是:我把你车剐了,有急事先走了,你看到后给我打电话。于小姐检查发现,车保险杠被刮掉一块漆,大灯与保险杠相连的卡扣也掉了。她及时和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有急事出差了,三四天回来后再进行赔偿。
此后事情一波三折。于小姐去4S店定损,维修费大概需要800元。对方得到消息后,表示不想走保险,愿意赔偿500元,请于小姐到普通汽车店维修。于小姐说,自己的车开了3年,一直在4S店保养,这次剐碰最为严重,所以更愿意到4S店修车。此后,双方为理赔款多少的问题,僵持了好几天。其间,最令于小姐不解的是,对方始终没有出面,一直电话沟通,最终也是通过微信转账,就连自己的爱车被什么车撞的都不清楚。
7月初,于小姐要去韩国,不得不同意了对方的条件,拿到了500元修车款。于小姐说,本来留字条是一件好事,说明对方想负责,并不想赖账。可随着事情的发展,令她很头疼,她也不想和对方继续浪费口舌了。
7月中旬,于小姐回到丹东后,在4S店修车总共花费800元。“我的车安安静静地停在那里,被别的车剐了,还得自掏腰包300元,真是憋屈啊。”7月18日,市民于小姐无奈地说。 记者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