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日记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元宝区九道街道九道社区党委书记戴晓娜有记日记的习惯。7月20日丹东进入主汛期以来,她的日记里更多的是防汛的内容。
“屋里有人吗?这雨今、明两天还得继续下,屋里千万不能留人,先到安置点去……”7月22日,戴晓娜和同事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以防危房中还有人员逗留。
下午3点多,戴晓娜和同事来到九道社区后10组的危房,80多岁的老人陈淑兰和孙子两人在家。“大娘,你快跟我走吧,这房子不能住了,晚上有大暴雨。”戴晓娜苦口婆心地劝道。“没事,我不走,不给你们添麻烦。”陈淑兰语气很委婉,态度却很坚决。“不麻烦,被褥、吃的都给你们预备好了,你们就把家里贵重的财物带着就行。”戴晓娜劝说。陈淑兰平时独居,这回下大雨儿子不放心,让孙子过来陪她。“您不想去安置点,咋不想想你孙子在这陪你也不安全啊,你为孩子着想也得快点走。”闻言,陈淑兰回头看了看孙子,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戴晓娜赶紧安排:“您老人家先收拾收拾东西,我一会儿就开车来接你们。”
从陈淑兰家出来,戴晓娜又赶往下一处0险房。
戴晓娜从小就在九道地区生活,对这里的人事物都很熟悉。“人上了年纪换地方睡不好,再加上担心家里的财物,更不愿意离开。”有时候废了半天唇舌把人劝走,可社区工作人员刚离开,对方又回到了房子里。“愿意到安置点避险的太少了。”她有些无奈。
从20日下午街道开完防汛会议,戴晓娜就没回过家。“今晚还有大暴雨,估计还是回不了家。”这已经是她睡在社区办公室的第三天。惟一让她牵肠挂肚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去年秋天出生的小女儿还未满周岁。“最难受的就是想孩子。”
九道社区办公条件相对落后,社区里女性工作人员占了大多数,防汛值班最头痛的是如厕问题。“社区的厕所是旱厕,还没有灯。”一位工作人员笑道:“轮到年轻女孩来值班jf ,家长有时候也来陪着。”去年,九道社区一位管计生工作的大姐的爱人送她来值班,骑摩托车发生了车祸,到现在还拄着拐。每次见到大姐的爱人,戴晓娜都有些不好意思。对方却安慰她:“都是为了工作。”
记者 王抒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