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居民平安度过强降雨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今天这雨可算是小了,要不俺们晚上还不敢回来住呢!”7月23日晚上7点半,伴着蒙蒙细雨,记者来到白房一社区,居民王宏磊、林晓敏正在社区和值班的社区党委书记苏洁、党委副书记庞硕聊天,这是自20号以来,社区里最为“悠闲”的一晚了。就在一天前,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还顶着大雨,走家串户地查看危房里是否还有居民没撤离。
反复排查隐患
“你是没看到前两天,雨下得最大的时候,俺们这儿的泥道全是水,都没个下脚地儿。”住在社区对面的林晓敏说,看着社区工作人员为了他们的安全忙前忙后,她特别感动。“俺们这儿条件不好,平房多,土路又窄,还没个路灯,从白天到晚上,就没见他们闲着。”
白房一社区三面环山,824户平房户有198户险房,其中还有52户重点险房,一到汛期,情况十分严峻。“从20号上午,我们就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张贴汛期避险通知。”庞硕说,因为险房多,任务重,为了尽快通知到所有居民,工作人员分成5组,进行网格化管理。“大部分居民都挺配合的,但也有的居民不想走。”庞硕说,劝居民避险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做,为了防止有居民尚未离开,他们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确认一次。“光是21号下午4点以后,我们就走了至少4趟。”庞硕说,眼见着大雨越下越大,他们确认的次数也越来越频,下午4点、傍晚6点、晚上8点、半夜11点,直到次日凌晨1点多,仍有工作人员在各个险房处查看情况。22日一整天,所有的工作人员更是从早到晚反复排查,以免有离开的居民存侥幸心理再次回到险房。
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振兴区城管局工作人员都前来协助居民安全撤离。顶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打着手电筒走在已没过水鞋鞋面的土道上,居民一个电话就得摸索着找到现场……“我们这儿每年都是防汛重点,想要保证百姓安全,就得走下去。”庞硕的手机有计步功能,20号以后,光在社区周围转悠,她每天就得走上万步。
96小时的坚守
算上23日当晚,苏洁已经在社区留守了96小时了。“我不留下谁留下,俺们社区女同志多,大部分孩子又小,需要照顾,所以晚上就算晚点儿也尽量让她们回家。”苏洁说,汛期值班表早在6月份就排好了,但真正到了暴雨天,全员都得在社区忙活,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晚上回不去家是常事。
查看居民去留情况,送居民到安置点,开会了解防汛最新信息……下暴雨这几天,苏洁和所有工作人员一刻也不得闲,组织大家将社区里的折叠床全部展开,搭建险房居民临时落脚点,备好防汛物品,下到居民家中劝说不愿离开的居民尽早撤离。白天还好些,到了晚上她的弦绷得更紧了。在社区过夜的这几天,她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每天晚上12点以后,都要对险房进行最后确认。
23日晚上,是苏洁在社区留守的第4晚了,尽管外面的雨已经慢慢转小,但她仍没有懈怠,在两位居民临走前,还不停地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有情况赶紧联系社区。苏洁说,直到9月30号以前,社区每晚都会有工作人员值班,以方便居民遇到情况及时联系社区。 记者 叶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