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发生在暴雨中的那些感人事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入夏以来,我市最大的一次强降雨过去了。7月27日,看着天上时而露出脸的太阳,许多社区工作人员总算松了口气。在强降雨袭来的日子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冲在最前面,希望把水患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近日,记者到花园社区、表厂社区、一街社区等处采访时,了解了不少发生在防汛期间的感人故事。

全力保障居民安全

7月22日晚,大雨滂沱。在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花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思群却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中坚守防汛。社区内多数为平房区,地势低洼,房屋破旧,人员较多,一旦发生内涝,居民就将面临危险。李思群组织社区十多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们一户户地敲门,连夜把居民妥善转移到安置点。为了不落一户,他们打着手电筒,不断地来回巡查,生怕落下一人。

当晚,同样忙碌的还有表厂社区和一街社区,这几个社区也属地势低洼地带,而且多为平房,是城区度汛的薄弱地段。

“从暴雨降下的时候开始,我连续两天一夜没合眼,而且每隔一个小时就去辖区查看一次,确定没有人员被困才离开。”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丹萍说,所有社区工作人员从21日开始,几乎都是以社区办公室为家,累了就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许多社区共建单位,也带上米、油、蔬菜以及鱼肉蛋等看望社区居民。他们说,这些居民大多都是老人、病人,这些日子挺辛苦的,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被转移安置的居民很满意

7月25日,记者在花园社区了解到,该社区已对棚户区房屋安全隐患进行了逐一排查,并挨家挨户劝导撤离。在社区附近的一个招待所里安置了居民70多人次,在海华小学安置了30多人次,救助站安置了13人次。

在招待所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来自花园社区,家住在棚户区,眼看雨越来越大,他急得不得了,“多亏政府及时出面帮我们找到这个安全的地方”。老人说,在这儿每天的伙食比在家好,他都担心会吃胖了。

该社区工作人员说,安置点的居民免费住宿,并提供餐饮,24小时都有社工陪伴,一旦老人有什么需要或者出现意外,都会有社工及时处理。

离开招待所的时候,招待所老板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愿意帮助这些老人,会尽可能地为这些老人提供服务。

“90后”青年舍小家顾大局

在防汛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舍小家顾大局的人。一位“90后”社区工作人员,家有一岁半的宝宝。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防汛期间她陪宝宝的时间非常少。即便如此,她还是尽力说服家人,使自己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防汛工作。

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在这次强降雨天气到来后,她除了白天正常上班外,还主动申请参加晚上的防汛值班。由于她的丈夫也在单位参加防汛工作,小孩无人照看,社区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没有打算让她参加晚上的防汛值班。在她一再坚持下,社区最终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她和丈夫商量后把孩子送到丈夫的父母家中,让他们帮忙照看。

和这位90后一样,舍小家顾大家的事例还有很多。正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的人,各社区的转移安置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没有因为雨情使居民遭受严重的损失。

记者 张津硕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