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丹东人的骄傲 ——记里约奥运会选手郑姝音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中国女子跆拳道队今年共派出两名选手参加里约奥运会,其中就有咱丹东姑娘郑姝音。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她说——
“心情特别激动,心中充满信心!”
7月28日晚10点,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体育在线》播出了《备战里约——中国女子跆拳道队》。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子跆拳道队一共派出了两名选手,一名是两届奥运会冠军吴静钰,另一名就是咱丹东姑娘、22岁的郑姝音。尽管年纪小,但郑姝音已经在城运会、全运会、世青赛、青奥会等一系列重大国内、国际赛事中夺得金牌。
当天晚上8点半,尽管距离节目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但家住振安区金山镇石桥村郑姝音的父母郑艺强、邢英梅和亲属们早早地就等在了电视机跟前。“好长时间没看见闺女了,今天能在电视上看见,心里也老高兴了。”母亲邢英梅说。
介绍完吴静钰,在节目播出的第26分钟,当郑姝音出现在镜头里时,一家人叫着郑姝音的小名,激动地说:“是倩倩,开始介绍倩倩了,快用手机录下来。”自从参加国家队,常年在外比赛训练的她,很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距离上一次回到家,已经是一年半之前了。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孩子见上一面,家人们“挺知足啦”。
镜头中,1.92米的郑姝音身穿橙色训练服,长相清秀甜美的她坐在训练场边,讲述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郑姝音从小个儿就高,9岁那年基本上已高出同龄人一头。有一天,市体校教练姜成林到郑姝音所在的小学挑选队员,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身材条件出色的孩子。在随后短短几年里,郑姝音就在跆拳道赛场上打出了名气。
但刚到市体校的时候,郑姝音和一群年龄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一起训练、比赛,所以她在比赛中常常是胜少负多。
当镜头中的郑姝音讲到进行身体柔韧度训练时,曾经抱着教练的脚踝哭,把教练的鞋哭湿了、裤脚都咬坏了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的邢英梅的眼圈立刻红了。她有些哽咽地说:“我们当家长的知道孩子吃了不少苦,但这些事儿,她以前从来没和我们说过,都是报喜不报忧……”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也正是因为年龄小、起步早,郑姝音逐渐在和同龄人的比拼中占据了上风,用她的话来说,从打全国青年比赛开始就没有再输过。
2010年,郑姝音代表中国队参加了首届青年奥运会,在+63公斤级比赛中夺魁,这个青奥会冠军让郑姝音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回国之后,郑姝音正式入选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在辽宁全运会上,郑姝音在+67公斤级决赛中问鼎冠军,而备战全运会的过程也让郑姝音在身体机能和思想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为了能够参加今年的里约奥运会,“她从世界排名二十几位,仅用1年半的时间,达到世界排名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女子跆拳道队总教练兼领队管健民这样评价道。
而在这背后,是郑姝音辛苦地训练。启蒙教练姜成林告诉记者,从身体方面、形态方面,郑姝音很适合跆拳道。在训练中,她做不了的东西,从来不说熊话,你让她去做,做不了她也努力去做。这孩子特别刻苦,能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
父亲郑艺强说,女儿经常会通过微信发来小视频给他们报平安,有时,刚训练完毕,“身上流老了汗了,就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一样,完事儿她还和我们乐呵呵的,从来不说训练苦和累,我们当家长的看着真心疼。”但父母更为女儿能够参加奥运会而高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希望她能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
对于这次里约奥运会,郑姝音有怎样的期盼?她说,自己是一名年轻选手,队中有吴静钰这样的大姐姐,是她学习的榜样,大家也不会给她太大的压力。“最近各方面状况都挺好的,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能够参加本次奥运会,我心情特别激动,心中充满信心!”
记者 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