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庆祝方式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人逢佳节倍思亲,兵逢‘八一’想战友,向曾经的军人们致敬!节日快乐!”“一时战友,一世兄弟,老兵,敬礼!”……8月1日,家住临江街道清花园社区振五街的卢永波的战友微信群“热闹”起来,不断收到老战友和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曾在驻丹某部队当宣传干事的卢永波告诉记者,每年的建军节前夕,战友们都要组织聚会,但今年的庆祝方式有些特别。
“赛”诗歌抒友情
“八一”前夕,今年61岁的卢永波收到不少战友的祝福信息,战友们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了“赛诗会”,用原创的诗词歌赋,抒发自己的军旅情怀。
“想当初,十七八,红领章,绿军装,英姿飒爽,风华正茂。现如今,逾天命,近古稀,两鬓飞霜,略显苍老……”卢永波说,微信群里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诗,虽说战友不是专业的“诗人”,但看了这些“接地气”的诗,更能产生共鸣。“离家参军守边防,无怨悔,保国防,无上荣光……”这首小诗将卢永波的思绪带回了40年前的连队生活。这是卢永波的一位黑龙江战友发到微信群里的,这个战友1971年在丹东当兵。在连队里,他帮助战友缝补军装,修补军鞋,还担任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做了不少好事,曾荣获部队“学雷锋标兵”称号。退伍后,他回到老家,在地方仍然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
“晒”照片忆往事
今年建军节前,卢永波在微信群里提议:“哪位战友有40年前在连队时的老照片,可以‘晒’出来。”没想到,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群友”们的响应,仅两天时间,群里就“晒”出了30余张老照片。“上世纪70年代初,照片属于‘稀有品’,多数为黑白照片,基本上是在照相馆里拍的,谁要是能借到一部相机,为战友拍照,那可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
在“晒”出的照片中,最早的一张战友留念日期是1971年1月,其中,卢永波在收集老照片制作音乐相册过程中,还有了意外的“收获”。吉林的一位战友发过来一张老照片,特别注明是卢永波摄于1975年,这让看到照片的他感到很吃惊,“自己竟然没有这张照片”,于是,他又找到老相册,发现有一张单人照片地点与那张照片吻合。卢永波回想起来,1975年冬天,照片上有两位战友退伍回老家,临别前,他借了一部相机,在锦江山公园拍下那张照片作为留念。卢永波把那张战友合照保存到手机里,收录于他制作的音乐相册中。
“品”红酒论养生
“战友聚会时少不了喝酒这个环节,今年我们聚餐点的酒水换了颜色。”卢永波说,此前,有的战友认为,无酒不成席,特别是没有白酒不尽兴,但这次聚餐取消了白酒,但并没有因此影响战友之间的情谊。
白酒变成葡萄酒,啤酒换成矿泉水,卢永波告诉记者,年过六旬的战友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了,这样的酒水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两名在医院打针的战友听说酒水“变”了颜色,也欣然前来品尝。席间,不光酒水发生了变化,就连点的菜品也有所改变,以往的大鱼大肉等“硬菜”换成了清淡可口的素菜。战友们有感而发,都在谈论各种养生之道。大家认为,战友的情谊不在于喝酒的多少,而在于相互的理解和关心。 记者 陆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