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四代人的婚礼 彰显时代变迁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30年代,小脚新娘蒙着红盖头,坐着牛车去婆家;60年代,儿时定下的娃娃亲,小姨变成了婆婆;

80年代,婚房有家电,婆家给彩礼,院子里摆酒席;21世纪,婚庆公司策划婚礼,酒店摆酒席。

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四代人的婚礼仪式,记者走进其中,和您一起感受和探究——四代人的婚礼 彰显时代变迁

■变迁·幸福

“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四大喜事之一,也是生命里最值得回忆的美好事情。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代,自己的回忆。对于纤维街道福春三社区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宋爽来说,她的一家四代人的婚礼,可谓别具特色,很有时代感。9月13日,记者走进她的家庭,听她的家人讲述婚礼“时代秀”。

宋爽告诉记者,中间坐着抱着孩子的是太奶,上数第一排的左二和左三是奶奶和爷爷。这是一家人珍藏的全家福。

太奶:揭开红盖头才见到丈夫长啥样

跟随宋爽,记者来到了她的奶奶孙成英家,老人的家住在四道沟的一处平房。老人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坐在马扎子上便打开记忆,向我们述说起她的婆婆和她的婚礼。

老人的婆婆吕雪梅活了90多岁才去世,出生于1916年,老家在金山镇黑沟村。婆婆的婚礼情景,孙成英是结婚后听她本人描述的。19岁,在吕雪梅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大龄剩女”了,媒人上门,不看长相,也不问家庭情况,只看脚的大小,裹着的小脚越小越好。婆家给了银镯子和做结婚衣服的布料后,双方父母便定下了大喜日子。

那个年代,有钱人家才能做大褂衣服,吕雪梅只做了很普通的一身衣服,鞋上绣着花,衣服上则绣不起。不加修饰的齐刘海发型,蒙着红盖头便坐上了婆家来接亲的牛车。那时候的人也讲究排场和面子,牛车越多越好,因而娘家也出了一些牛车送亲。一路上,吹喇叭的人卖力气地吹着,好像要让十里八村的人都听到。新娘到了婆家时,村里的邻居们都赶过来凑热闹。

婚房里的墙壁上是新粘贴的报纸,一个大柜子是惟一的家具。喇叭声、笑声在院里回荡,厨房里做饭师傅在“叮叮当当”地忙碌着。由于人多,大门拆下来当桌子,可以坐10个人,砖头垒高当凳子。吃饭要排队,娘家人自然要在第一轮吃。吃的菜是自家种的。大家捧着泥碗吃得很香,不一会儿就吃得精光。那时候也流行随礼,礼金多是一毛钱、两毛钱。孙成英告诉记者,她听婆婆说,在当天揭开盖头时,她才见到丈夫长啥样。

奶奶:9岁定下娃娃亲 那时流行“亲上加亲”

“我的婆婆其实也是我小姨。”说起自己的婚礼,孙成英对记者这样说道。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她解释说,在那个年代,流行“亲上加亲”。她小姨33岁时丈夫去世,她没有再嫁,一个人拉扯着一儿两女,日子过得很苦,吃饱穿暖都成问题,为儿子娶媳妇就更难了。考虑到这一情况,也为了“亲上加亲”,在亲戚的撮合下,孙成英和小姨的儿子定下了娃娃亲,那时两人都是9岁。孙成英只记得大人告诉她:“你有对象啦!”幼小的她对此只是似懂非懂。两个人虽然心里都知道这件事,可在村子里见面时仍然像陌生人一样不说话。

1963年,22岁的孙成英毕业了,本想继续读书,但家人已经找阴阳先生定好了结婚日子,阴历8月28日。婆婆将她结婚时婆家给的银镯子给了她作为彩礼。孙成英做了紫色对襟和黑色平绒衣服,这在那个年代是算时髦的。与婆婆结婚时不同的是,没有了红盖头,短头发上扎着一个小辫子。接亲的车子由牛车变成了马车。马的头上戴着大红花,脖子上挂着铃铛,马车上还插着4面小红旗,虽然是“敞篷车”,但还是格外显眼。

马车上铺上草、棉被,孙成英便坐了上去。随行送亲的是娘家人和一辆辆牛车,伴随着一路的喇叭声来到婚房,婚房的墙壁依然是新粘贴的报纸,炕上铺着婆家做好的新褥子。进入婚房后,孙成英在别人的搀扶下坐在褥子上,这就是所谓的“坐被子”习俗,“代表着不被欺负,可以压他一头。”孙成英笑着说道。请了村里的做饭高手,赠送人家一条毛巾围在脖子上用来擦汗。上来的菜很快被大家一抢而光,只记得玉米粥就熬了好几锅。礼金也长到了一两块钱。

虽然在那个年代,两个人没有谈恋爱以及互相了解,都是父母包办的,但是离婚的情况却非常少见。

姑姑和母亲:自由恋爱 有了婚车

孙成英说,老一辈人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她对三个儿女的婚姻却从不干涉,提倡自由恋爱。大女儿恋爱时她都没有见过男方长啥样,等到去婆家定亲时才见过。在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家家都差不多,根本不考虑对方的家庭条件,她的观点是只要男方人品好就行。婆家给了400元钱定亲钱,孙成英给了女儿一二百元钱买生活必需品。和大部分人一样,女儿婚后跟婆婆住在一个院里,婚房的布置也很简单,水泥地面,墙上刷了白色的墙粉,家具也没有几样。孙成英清晰地记得,婚礼当天,婆家出了一辆吉普车将女儿接走,在那个年代,有辆汽车接亲已经是不错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孙成英搬到了现在所居住的这套平房,不久,儿子和邻居家的一个女孩儿恋爱了。为了给儿子准备婚房,孙成英在院子里又盖了一个厦子,婚房铺上地毯、刷上洁白的墙粉和绿色的墙裙、又买了高档的席梦思床垫等生活设施。定亲时给了2400元钱和二件金首饰。为了儿子结婚,孙成英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娘家也陪嫁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孙成英的儿媳妇姜锦文,也就是宋爽的母亲告诉记者,那个年代已经有了婚车,但因为住在前后院,她就直接走了过来,也没有车接仪式,只是在院子里摆了酒席,20元、50元是当时的赶礼钱数。姜锦文说,好在婚礼当天有照相的,可以将那段时光记录下来,如今翻看照片,她觉得当时打扮很土气,可婚礼当天却觉得很美。当时流行烫发,婚礼当天她是长发,烫着大卷,还别着一朵大花。婚礼当天,她穿着自制的红呢料衣服,虽然现在穿不出去了,但在当时却是时髦的衣服。

姐姐: 婚庆公司策划婚礼

听了奶奶和母亲讲述一辈辈人的婚礼,宋爽一直好奇地听着,她说老一辈人的婚礼真是简朴,她从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想想自己姐姐的婚礼,和现在的年轻人不无两样。婚房装修,拍婚纱照、订酒店、找婚庆公司等,婚礼的前期准备就让小两口忙乎了一段时间,双方父母也跟着操心。为了这场婚礼,男方父母也是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婚礼的礼钱跟以前相比也成了200元、500元、1000元不等。当看到姐姐披上洁白的婚纱时,她也不禁感慨,现在人结婚确实很费心、费钱和费力。

记者走进的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了解了一家4代人的婚礼,但却从中摸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看到了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婚礼还将演绎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因为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更幸福、美好。 记者 范爽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