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民生为本”主旋律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报告
“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人社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检验我们是否自觉践行从严治党,一心为民,关键在于人民群众的评价。”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达此目标,惟有全力促就业、强保障、惠民生,让党的惠民新政项项落到实处,让百姓的创业就业梦想变成现实。
激发创业活力
对于大学毕业生王黛璐来说,2016年是她创业生涯收获颇丰的一年。2016年7月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辽宁赛区上,她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并代表辽宁进军全国总决赛。“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政府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还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使我们打造中国纯布底手工拖鞋第一品牌目标有了保障。”已经把拖鞋销往全国17个省市、形成“三大批发商+103家终端零售商”销售网络的王黛璐对未来充满信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去年以来,市人社局强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完善的创业扶持体系。目前,已建成两个省级孵化基地,凤城市、东港市各建成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振兴区还被省确定为创业型县区实施单位。创建“海创工坊”,为海归人员开展创业孵化服务,成功孵化5户创业企业。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零房租”。截至去年11月末,共扶持创业带头人510人,吸纳3125人就业。
去年初,农民李富平还在为找工作发愁。去年3月15日的“春风行动”宽甸专场招聘会,为李富平和其他300多名求职者送去了“饭碗”。据了解,去年以来,人社部门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00余场次,提供7万多个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低于省计划指标0.7个百分点。
提升劳动者就业水平,是促进就业的又一亮点。去年,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为重点,远程培训站点在64个乡镇实现全覆盖,共完成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1万人左右,各级孵化基地完成电商培训1600名。
织就保障网络
去年9月7日,我市省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异地居住人员就医结算联网通过省人社厅达标验收。这标志着我市在省内已办理异地居住手续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省内13个城市(除鞍山)的联网医院就医可直接持卡结算了。“以前去沈阳看病,需经相关部门同意,还得自己垫付全部费用。现在真方便了,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直接持卡结算。”作为这一新政的受益者,市民刘跃感慨地说:“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再也不用为住不起院发愁了。”
着力在提升群众社保待遇水平上做文章,让群众更加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据此,将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家属工”养老金人均每月提高118.1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前年的每人每年380元调至420元,城镇低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实现“零缴费”;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人均每月上调200元,惠及3000多名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及22.8万名参保职工。此外,继续推进“金保工程”建设,目前已发放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卡76万张。从2017年1月起,涵盖社会保险五大险种的“金保工程”上线运行,届时,我市人社信息化建设水平将实现与全省同步。
到去年12月底,全地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达到91.6万人、104.8万人、27.6万人、22.8万人、26.8万人,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力促“丹东智造”
兴市之要在人才。近年来,人社部门紧锣密鼓面向全球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出台系列优惠措施,为专家打造科研创新的广阔天地。其中,获批国家引进国(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5个,引进国外专家24人次。通过“引智”,我市规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研究起草了服务企业促进振兴发展的政策办法,开展高级人才选拔培养,评选出企业科技领军人才27人,“112人才工程”人选29人。博士后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辽宁华隆电力有限公司被省确立为博士后科研基地。为16家卫生、教育等系统,引进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86名。加大急需紧缺拔尖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力度,新增技能人才12480人。这支不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了由“丹东制造”到“丹东智造”的跨越。
打造一流队伍
创造一流业绩在于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市人社局从领导班子自身做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全面从严治党 共谋丹东振兴”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围绕“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明确建设“政治坚定、勤奋开拓、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一流干部队伍目标。为此,紧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各单位、各处室联系实际对号入座,围绕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围绕国家和省扶持丹东政策措施,力争在推进创新创业、劳务用工保障和人才智力交流上新突破。围绕新一轮振兴发展,出台一批鼓励引进资金、项目和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建章立制,从根本上解决“打太极”、“踢皮球”,工作落实力度不够、行动迟缓、不推不动、效率低下、无故离岗等。
在此基础上,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要求和便民利民、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开放共享原则,在就业、就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等10个方面规范和简化服务流程,畅通“绿色通道”,推行“一站式”、“自助式”和“下沉式”服务,积极推行预约、上门、应急服务等等,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同时,进一步规范公共服务事项,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作为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市人社局唱响了“民生为本”主旋律。
程漠山 见习记者 李莉
记者 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