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24小时动员避险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21日中午,开完防汛紧急工作会议后,振兴区帽盔山街道白房一社区党委书记苏洁马不停蹄赶回社区。“今天又是一个不眠夜。”走了办公室,苏洁抓起早就准备好的重点险房排查情况表,带领社区干部开始循环排查社区险房户、排查重要地段险情隐患、张贴安全告示……每逢汛期,24小时在岗已成一种工作常态。

白房一社区的活动室临时改造成了避险安置点,装满了折叠床、被褥、枕头,另一个屋里则装着铁锹、沙袋、救生衣等各种防汛物资。苏洁的办公桌上,放着写有198户险房居民电话、具体情况的记录本。白房一社区共有824户平房户,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旧平房,漏雨、濒临坍塌等现象较为严重,涉险房多、重点户多、需避险安置任务重。因为涉及到动迁,居民们不愿意拿出积蓄整修即将被拆掉的房子,大部分人都在凑合住。今年3月,社区着手对险房进行排查,登记造册,对涉及到的家庭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位社区主任负责一块区域,随时提醒居民汛期避险。白房一社区有险房户198户,其中52户重点监测的险房汛期需要全部撤离。

16时,暴雨如注。大偏岭路28号杨永宽家,是苏洁担心的重中之重。“只要下雨,数他家最严重,屋内的黄泥水直淌。”苏洁又一次上门动员:“这场暴雨不容小觑,你家房子这种情况,晚上还是找地方住吧,实在没地方就到社区安置点。”见杨永宽点头同意了,苏洁才放心地离开。王云生家的房子年久失修破旧不堪,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而王云生身患残疾,行动不便,死活不愿意离开。苏洁苦口婆心劝离。“居民们也知道自己住的屋子有危险,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不愿意离开。”劝离的工作看起来简单,却让社区干部们“挠头”不已。

晚8点,雨水湍急。白房路、白房东街、中街、西街一盏路灯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雨水漫过了道际线,行走艰难。社区干部与区行政执法局、街道工作人员组成的60余人防汛小组,打着手电筒再次深入到居民家中,对需要撤离而没有撤离的居民进行劝导,同时排查险情。社区干部庞硕在走访中发现,白房路186-152号一处出租屋外,一走访多次都没找到的拾荒老大娘望着破陋不堪的房子直叹气。“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你们来得太及时了!”随后,社区干部将老大娘送到了位于丹东市逸夫小学的集中安置点。

晚上9点,防汛小组再次深入到52户险房排查。苏洁说,一些居民安全意识不强,总觉得无所谓,前脚劝离,等社区工作人员一走,又悄悄返回家中。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能一遍一遍地往返检查。晚上11点半,街道工作人员于晓亮发现居民董维珍家中还有亮光,几名工作人员一同将其和儿子护送到安置点。

“昨晚干了一个通宵,今晚还是通宵。”黑着眼圈的苏洁对记者说,疏散险房居民的工作还将继续,直到警报解除。记者 宋琳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