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丹东市打赢今年防汛第一场硬仗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丹东新闻网讯 记者金龙 受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7月21日零时至7月23日8时,丹东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恪尽职守,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未雨绸缪、科学部署,强化责任、严防死守,全力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和特大洪水抢险准备工作。截至23日10时30分,丹东地区雨势主体基本结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我市安全度过本轮强降雨。

23日上午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本次降雨是我市入汛以来第五次强降雨过程,全地区平均降雨量178.1毫米,最大点降雨量为宽甸青椅山镇胡家堡子的314.5毫米。东港地区平均降雨量94.6毫米,凤城地区平均降雨量177.1毫米,宽甸地区平均降雨量234.3毫米,市区平均降雨量191.3毫米。截至23日8时,鸭绿江荒沟水文站流量5030立方米/秒,爱河石城水文站流量1180立方米/秒,大洋河沙里寨水文站流量612立方米/秒。水丰水库水位104.89米,离汛限水位还有18.41米,库容61.67亿立方米。市属54座水库中,仅凤城市自由水库超汛限。强降雨结束后,江河水位平稳回落。

在市委、市政府“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指导下,各地区提前防范、严防死守、主动出击,强降雨来临前,共转移低洼易涝区、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危险地区的群众9719人,涉及8个县(市)区、54个乡镇、200个村,其中宽甸转移人口最多,为6573人,确保了本轮强降雨过程无人员死亡,无人员失踪。初步统计,受强降雨影响,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0.055万亩,公路中断16条次,损坏堤防9处、570米。目前,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情况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这次强降雨过程,充分展示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恪尽职守、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和水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雨为令,连续召开防汛调度会、视频会议、市委常委会以及临时会商会议,科学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周密安排部署防御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冒着大雨,深入城市低洼区、尾矿库、棚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己任,同心协力、冲锋在前。所有参加防汛工作的地区、部门、单位、驻丹部队,精心组织、分兵把守,打赢了今年防汛工作第一场硬仗,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7月20日晚8时,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戴玉林连夜赶到丹东,召开会议就防御强降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于21日带领检查组到凤城市大兴镇泥石流易发区、草河水文站、城区防洪工程及振安区马市岛险区督导检查防汛工作。

市委书记孙兆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市长石坚等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降雨预测,扎实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水库、江河、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区、城市北部“三险一流”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切实做好危险区域群众的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保证涉险群众全部转移,绝不可出现已转移人员返回危险区域的情况发生,避免发生次生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有关市委常委、副市长赴各县(市)区、经济区,督导检查防汛工作。

各地防指及成员单位明确防汛重点、严格值班值守,市属54座水库、73处河道险段、131处泥石流易发区及城区22处低洼内涝区、47座防洪交通门全部落实相关责任人,严阵以待,随时应对突发险情和灾情。全市15支应急抢险队伍、驻丹各部队全部进入临战状态,防汛抢险车船队伍严阵以待,做到“物资上车、随时出动”。509个避难场所全部启动,一旦发生灾情,可转移安置127万人。18个应急储备库储备救灾物资包括8.8万床棉被褥、1.3万件棉大衣、1000顶棉帐篷、1300顶单帐篷,还准备了65万瓶矿泉水、48万根火腿肠、155吨方便面,可保证在6小时内运达灾区。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醒:当前我市正值主汛期,局部气象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各地防指及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勿放松警惕,对水库、江河、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等重点部位要继续加强监控,注意防范,做好转移人口安置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