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坝上的党员巡逻队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22日中午12点多,大雨如注。在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岛,村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零星看到一两个村民,都一路小跑往家赶。然而,越是在这样的天气,有一支巡逻队就越要去坝上巡逻、察看水情,他们就是村防汛巡逻队。22日,记者跟随套里村防汛巡逻队队员一起,体验了一把一线防汛人员的辛苦。
“走,上坝。”中午12点半,见雨势越来越大,这支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5岁由党员组成的防汛巡逻队的12名队员,迅速穿上黑色的雨衣雨裤,三步并作两步,纷纷跨上停放在村部院子里的摩托车,直奔各自的管辖路段。
“道儿滑,坐稳了,别摔下去!”载着记者去往大坝的途中,村水管员兼巡逻队队员肖木舟边骑摩托车边大声提醒道。
46岁的肖木舟所管辖的路段有将近7公里,其中,爱河西支大坝套里路段将近3公里是较为重要的一段。来到爱河西支大坝,肖木舟将摩托车停放在了坝边儿。“这雨下得大,这坝上都是土路,一下雨,道儿特别滑,摩托车根本骑不了,只能步行。”此时,大雨淋得他只能眯着眼说话。说罢,他紧了紧雨衣上的帽绳,弯下腰顶着风开始了堤坝巡查工作。
防汛巡逻队队员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哪怕坡上下雨有一个小口子,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巡查当天,没等走出几米,肖木舟便蹲下身子,查看一处小水沟。几分钟后,他告诉记者,现在来看这小水沟并没有太大危险,但雨势一直这么大的话,顺着小水沟流到坝坡的水流会越来越多,就容易把坝坡冲出口子,一旦冲出口子,就存在安全隐患了。“这位置我记住了,下次巡查,我得盯紧点儿。”
爱河西支大坝一侧有石头护坡,一侧则是土坝,每次巡查,对土坝一侧,他都格外仔细地检查。走到大约1公里处,肖木舟告诉记者,他凌晨三点来巡查的时候,发现这有个小水沟,“目前看来没啥问题了。”每次巡查,肖木舟对上次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要重点检查。当了多年的水管员和巡逻员,他对坝上的情况熟谙于心,哪里有了隐患,他都能准确地记在脑子里。
每年汛期雨水增多,有时夜里下起大雨,只要连续下一个多小时,不管多晚,肖木舟都要打着手电冒雨去巡查一遍。有一次,雨夜地面湿滑,他摔倒在坝上的烂泥地里,腰疼得直不起来。他就坐在泥地里缓一会儿,等身子敢动弹了,再继续巡查。提到这些,肖木舟说:“既然村里信任我,让我干这活儿,就得认认真真干好,毕竟这关系到村民们的安全,马虎不得。”
巡逻队员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关注坝坡上的涵洞。“水位上涨的话,我们就要滑到坝坡的涵洞,检查涵洞的闸门是否关闭。”肖木舟解释道。
这次一个小时的巡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回到村部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把巡查情况记录在册。之后,当他脱下雨衣雨裤时,里面的长袖衣裤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九连城镇镇干部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各个村都配有防汛巡逻队,成员大多是由党员组成。采访期间,防汛巡逻队的工作紧张而有序,24小时都有人严防死守。不少村民打心眼里敬佩道:“关键时刻,党员干部真能冲得上去。” 记者 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