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前行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党员身份。”参军入伍至今,不管是担任连队主官,还是在军分区司令部当参谋,唐克飞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一名合格党员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军人”的信念。
2001年,唐克飞怀着满腔热血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人生第一位印象深刻的党员徐仲坤。入学第一天,这位在自卫反击战中身负重伤,经过4次大手术的独腿教员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高大形象,强烈地震撼了他。课下,他和同学们问徐仲坤为什么要这样坚持,徐仲坤回答说:“是党和部队把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培养成才,我要用全部精力和热情报答党的这份恩情。”在徐老师的激励下,他在入学的第二年就在同届学生中第一批加入党组织。
2005年,大学毕业的唐克飞被分配到驻防丹东的65739部队。该部队是全军19支抗洪抢险应急专业力量之一,他和战友们每年都要转战各地参加抢险救灾。2010年东北地区防洪形势严峻,部队接连奋战在吉林松源和丹东两个抗洪战场上,时任连长的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一次次历经生死考验,让他更加懂得党员和军人的含义。
2012年,唐克飞从65739部队调到丹东军分区。当时很多战友都说,离开部队,很难进步。但他却认为,军人无论在哪里,都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几年来,他虽然回家的机会多了,加班熬夜的次数却一点没减少。去年9月,他受命到宽甸人武部集训,准备参加全省现役干部比武。封闭集训前,唐克飞打算休几天假回老家看看父母,却意外得知父亲患癌症的消息,他一下子就懵了。等他心急如火地赶回老家,看到父亲已骨瘦如柴卧倒在床。他陪伴父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化疗,这时封闭集训已经开始了。他一方面担心父亲的病情,同时又心急比武集训受影响。父亲见此情景对他说:“儿子,回去吧。部队忙,爸不怪你。”看着被病痛折磨显得格外苍老的父亲,他忍不住流下眼泪。第二天,他带着父亲的嘱托毅然赶回宽甸报到。
此时,距离比武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一轮封闭集训已经结束。面对起跑晚、时间短的压力,唐克飞暗下决心:一定要赢在终点线上,绝不愧对分区党委和首长的信任重托。到集训队报到后,他每天早上提前1个小时起床训练,别人跑3公里他跑5公里,每天晚上训练到后半夜才休息。同时,他还针对部分战友训练方法不当等问题,把自己摸索总结的“识图用图7类重点”、“红星一号快速操作技巧”等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有效提升了集体训练质量。
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给参加比武的战友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训练强度远超他人的唐克飞更是如此。比武前10天,他的双腿一运动就钻心的疼,经医生诊断为疲劳性骨膜炎,这种病只能静养,否则容易发生骨折,造成不可逆的伤残。辛辛苦苦一个月,临门一脚难道就这样放弃?他明白医生的劝告是科学、善意的,但作为一名党员,首要的是精神不能垮。特别是他想到党组织在他父亲生病住院期间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他横下一条心:只要腿没断,就要继续练!他一边配合医生药物治疗,一边调整训练计划,并做好了上场打封闭针的准备。在比到3公里考核项目时,他硬是靠吃止痛片、喷气雾剂咬牙挺了下来。最终,丹东代表队在比武竞赛中夺得团体总评第一名,他本人也取得了个人全能第二名、1个单项第二名的好成绩。
“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党性要求;干一行精一行,昂扬进取、履职尽责也是党性体现,这些都是一名合格党员最基本的品质。”唐克飞说,他会始终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记者 傅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