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域外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新区打造教育新高地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教育是民生之本。7月26日,在新区居民翘首企盼中,实验小学新区分校、新区实验幼儿园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动工,标志着丹东新区的教育配套迈出关键一步。不远的将来,新区数万居民和周边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从幼儿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优质、高端教育资源,新的生活图景正徐徐打开。

教育配套是城市服务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福祉。经过9年的开发建设,丹东新区经历了平地起高楼的跨越,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海滨新城。从2015年以来,新区常住人口数字出现裂变式增长,居民对教育资源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满足百姓的就学需求,打造完整、高端的教育体系,拉动新区人气?丹东新区管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

以实验小学新区分校为例,学校建成后,可容纳小学部24个班级、幼儿园6个班级,新增优质小学学位1080个,可接纳180名幼儿入托,由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师资力量按照市实验小学标准配备。根据新区远期教育规划,新区中心校概念方案经新区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计划建设初中一所,附建青少年宫一处。新学校建成后,继续引进优质教育品牌,争取在短时间内用高标准的软硬件建设和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新区教育注入活力。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将会有大量的适龄群体选择在这里就读,同时带来居住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发展的繁荣。

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引导域外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中科院幼儿园新区分校和丹东鹰桥国际学校的落户,打开了新区高端教育体系的另一扇门。去年11月,中科院幼儿园丹东新区分校正式成立,结束了新区没有公办幼儿园的历史。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新区中科院幼儿园开设了3个班级,基本满足了周围居民孩子们的入园需求,不仅新区居民欢欣鼓舞,还有不少老城区居民趋之若鹜。

为填补新区教育空缺,新区在不断完善公办教育体系的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丹东鹰桥国际学校落户新区四年来,对提升丹东新区的国际化配套环境,促进教育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投入不遗余力。几年前,新区辖区内的中小学均为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与城区学校有差距。几年来,丹东新区先后投入1.4亿元,翻新和改造安民小学、文安学校、江海中心小学和28中学等四所学校。新的安民小学是目前丹东地区软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而丹东二中、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专三所学校先后迁入新区,不仅吸引了老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同时为新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

“在推进新区建设中,必须紧密结合规划定位,以教育设施为基础,配合其他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企业和居民入驻。如今的新区,已由建设为主转向建设、繁荣和管理并重,发展方式也由投资开发驱动转向内生集聚发展,不断完善城市配套、优化城市功能、打造区域精品生活和教育高地,进一步带旺新区人气和商气,倾力打造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宜居新城。”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 宋琳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