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丹东海鲜里最不可或缺的一族增产有望 “黄蚬子家族”可大规模人工繁育了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黄蚬子作为丹东地道的特色美味之一,以个大肥美而广受游客和本地人喜爱。但随着近年来捕捞量增大,产量逐年减少的问题显现。有人提出,黄蚬子可以人工养殖吗?答案是肯定的。8月1日上午,在大鹿岛海域,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新培育出的黄蚬子幼贝成功放流至“海洋牧场”。

 

工作人员在大鹿岛海域投放黄蚬子幼贝。

黄蚬子人工繁育通过验收

“从2013年开始,我市就开始进行中国蛤蜊的人工育苗了,2013年和2014年共计培育出1.6亿粒苗种,但规格都比较小,直至今年终于培育出平均规格为5.4毫米的苗种,可以增大放流的成活率。”8月1日,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病防科科长袁甜介绍,大鹿岛海域历来盛产中国蛤蜊(俗称黄蚬子),但由于连年捕捞量增加以及受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中国蛤蜊产量逐年减少,2016年产量达到历史最低,因此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放流对恢复本地区资源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丹东地区有海水池塘13万亩、浅海108万亩,中国蛤蜊苗种是增加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每年约需幼贝240亿粒;如果进行浅海增殖,则苗种需求量更加庞大,因此中国蛤蜊人工繁育项目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7月27日,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中国蛤蜊人工繁育及中间培育技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专家在项目实施地—东港北井子镇现场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及查看工作档案,讨论确定了取样及定量方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现场验收。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项目共培育中国蛤蜊幼贝5412万粒,平均壳长5.54毫米,养殖密度22万/平方米。8月1日上午,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5412万粒中国蛤蜊幼贝冲洗出池,将其放流至滩质适宜其生长的大鹿岛“海洋牧场”。

市场上黄蚬子有点贵

连日来,记者走访几处烧烤店了解到,黄蚬子的售价在50元-60元/盘。记者又走访几处经营水产品的市场了解到, 近期我市本地产鲜活黄蚬子价格上涨,较上月同期相比,鲜活黄蚬子由每500克7-15元上涨至8-18元。

对于目前黄蚬子身价上涨的原因,常年从事物价采集的市物价局综合法规科工作人员唐良介绍,一是当前季节鲜活黄蚬子上市供应量相对减少,而夏季烧烤等餐饮业对鲜活黄蚬子的市场需求较大,由此带动黄蚬子价格上涨;另外,目前正值伏季休渔期,市场水产品主要以养殖类和冷冻类销售为主,鲜活海产品上市品种匮乏,进而促使鲜活黄蚬子价格行情看涨。预计,未来短期内鲜活黄蚬子价格将以相对平稳、小幅波动的态势为主。

“如果不采取一些人工繁育的手段,眼下黄蚬子真是越来越少了。”东港渔民李玉浦对记者说。

记者 邢漫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