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为了曾经的梦想而歌唱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左一为杨学利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57岁的杨学利唱起歌来依旧字正腔圆,作为“快乐一族”歌舞艺术群的创办者,杨学利说:“把喜欢歌唱、表演的人聚集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共同的爱好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为梦想而唱,为家乡而唱,我们要唱出丹东好声音”。

唱歌是他曾经的梦想

“年轻时特别热爱唱歌,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登上舞台一展歌喉,为此我还专门找老师学过声乐。”杨学利说,那会儿自己一个月挣33块钱,每个月要拿出5块钱学唱歌,后来工资涨到了38块6毛,可是唱歌的学费却涨到了15块钱,几乎占了自己工资的一半,即使这样,自己也没放弃学习。

学习声乐两年之后,杨学利终于有机会参加辽宁歌剧院的选拔考试,虽然声乐条件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却因身高原因遗憾落选。这件事对杨学利的打击很大,在此之后,他几乎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为了生计,他做过锅炉工、开过出租车、开过大货车。“虽然没有机会把音乐当成事业,但是却不能割舍我的热爱,我没事的时候就唱歌,烧锅炉的时候唱、开车的时候也唱,从20几岁唱到了50几岁。”今年4月,本报为“丹东熊顿”组织义卖活动时,杨学利正好路过现场,见观众纷纷捐款,内心很感动,便主动找到主持人,要求为活动唱一曲,既代表“丹东熊顿”黄晓岚向爱心人士致谢,也表达一下自己的爱心。

杨学利说,现在自己创立的“快乐一族”歌舞艺术群给了热爱唱歌的人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给了自己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就想和一群想唱歌的人

唱到老

杨学利这个名字,是记者在“快乐一族”歌舞群(微信群)里知晓的。每天,群里的成员都会不间断地“刷屏”,探讨表演收获,畅谈表演经验,有的时候,他们还发起歌舞表演活动,气氛一直很热烈。

“快乐一族”歌舞群自2015年5月创立以来,从开始的20几人到现在的180多人,这其中凝结着杨学利和队员们不少心血。杨学利说,自己曾经参加过其他一些歌唱团队的活动,那些团队就是组织大家聚聚餐,简单地唱些歌曲,或是一起去KTV唱歌,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音乐生活。于是他开始张罗组建自己的歌唱团队,在朋友的帮助下,“快乐一族”歌舞群创办起来了。“快乐一族”的成员从30几岁到50几岁,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不同,但相同的是有一颗爱歌唱的心。“创办初期,因为团队没有名气,没人找我们演出,我们只能在每周一晚上到元宝山公园演出。公园里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乐团一直在演出,他们周一休息,我们就“见缝插针”。“虽然现在演出的机会多了,但每周一还是会到元宝山演出。”杨学利说,团队发展到现在,每次演出活动都是义务的,所有经费都是队员们自己掏腰包。为了给团里买个像样的音响,自己还差点和家人闹矛盾,后来因为自己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他说,第一次演出时大家很紧张,提前一周准备,有的演员上台还有些不好意思,唱完就赶紧跑下台躲在后面,但现在不同了,团队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单位找他们演出,虽然是公益性质的,但是有机会能为更多人歌唱,大家都很珍惜。

曾经有人来“暗访”

现在的“快乐一族”歌舞团已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团队,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欢,每周一在元宝山公园的演出更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杨学利坦言,“快乐一族”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最大的原因就是队员们真的会唱歌,有一件趣事足以说明这一点。

不久前,有一个人申请加入“快乐一族”。在初步了解了这个人的情况后,杨学利同意他加入。后来有朋友告诉他,这个人是其他歌唱团队的,可能是来“卧底”的,这让杨学利不知如何是好,虽说要欢迎所有热爱歌唱的人加入团队,但加入者如果目的不纯怎么办?就在杨学利一筹莫展的时候,群里组织了一次歌舞活动,群里的成员们各展所长,精彩纷呈。“就在这次活动之后,那个人主动找到我,说他现在知道了‘快乐一族’并非徒有虚名,开始他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想过来看看,现在终于折服了。”杨学利说,他的话让自己很开心,得到同行的认可是对自己和队员们莫大的鼓励。

“‘快乐一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节目新颖、表演质量高、广受百姓欢迎的艺术团队。我们为音乐梦想歌唱,更为家乡人歌唱。”杨学利说。

实习生 魏星 记者 张津硕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