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丹东翻译公司
123

打造丹东人自己的“百家讲坛”

丹东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丹东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3年时间、139期,一直在风雨兼程,丹东日报读书活动——

打造丹东人自己的“百家讲坛”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话说得实在,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人用血泪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红军,更不能忘记长征精神。”作为丹东日报社“悦读沙龙”读书活动的文化志愿者,顾伟对有关长征的相关资料研究的时间有十几年。因为今年恰好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应丹东日报社“悦读沙龙”读书活动邀请,他将自己所知分享给读书活动现场的每一位读者。7月23日是他主讲的“长征系列主题讲座”的最后一课,为了讲好这一课,他从头一天晚上一直准备到第二天凌晨。他表示,每一次和大家的读书分享活动都是一次收获,自己非常珍惜,很感谢丹东日报读书活动这个平台把大家聚集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顾伟兴趣广泛,是丹东市的一位资深文化人士。他是丹东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多部文学专著;他研究诗词,出版过诗词作品集;他还是丹东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丹东市党史研究学会理事等。因为涉猎较广,他为读者奉上的读书心得颇受大家喜欢。

打造家乡的“百家讲坛”

“今天是我在这里讲的第40节课,第17个主题,虽然讲了这么多,但怎么讲也不够,其实我已准备了好几十个主题呢。”顾伟说,本次长征主题讲座共分为四课,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讲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长征结束,其中除了大家所了解的长征过程,更多的是和大家分享长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讲好这一课,顾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阅读了四本关于长征的书籍,充分掌握了国内国外作家对长征真实状况的记录,只为了更全面更客观地给大家展现一个真实的长征。而除了本次长征主题,顾伟说,自读书活动创办以来,一有机会自己便会过来和大家分享,从象形字讲到灯谜,从《道德经》讲到诗词歌赋,每讲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其中最让自己难忘的便是讲灯谜那次,他在现场用大家的名字制作灯谜,奖品是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纷纷要求顾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制作谜底,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顾伟说,之所以自己要来参加这个活动,一方面是因为给大家讲课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因为要给大家讲课,所以对知识要掌握的更清晰、更准确,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另外一方面,顾伟说,自己和家人都非常愿意读书,因为爱读书,这几年家里有幸被授予“优秀读书家庭”“书香之家”等称号,而自己今年也被评为“最佳读书人”,有这样的荣誉自然也就有责任与义务,把热爱读书的精神传递给家乡的每一个人。他说,读书不该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的事,更应该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民族的事,我们要利用好丹东日报读书活动这个平台,打造家乡人自己的“百家讲坛”。

每一堂课

都是一次生动的演讲

温书娟是读书活动的忠实参与者之一,和许多到场参加活动的老读者一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只要活动当日有时间,一定会准时到场。今年67岁的她看起来很年轻,她认为这得益于自己一直在读书,思想较活跃。

“读书是保持年轻最好的方法,自从知道了这个读书活动,一有时间我就会过来。本来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可是我实在不想错过倾听长征故事的机会,看着时间快要来不及了,就赶紧结束会客打车赶了过来。”温书娟说,自己成长的年代没有更多条件去读书,也没有太多机会真正地坐在课堂里学习,文化知识相对匮乏,在丹东日报社的读书现场听课,对我来说是对知识的补充。读书活动的每一课都很精彩,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顾伟老师的长征故事讲座,自己更是一节课都没落,通过这四节课学到了很多知识。她说,人不能因为上了年纪就懈怠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只有不断学习,人生才能更完美。

丹东日报“悦读沙龙”读书活动始于2013年3月,每周一次,截至目前已历经3年有余,举办了139期,参与读书分享的读者5000人次左右,举办主题讲座40余个,参与分享的各界文化人士、学者、专家50余位。自活动举办以来,得到丹东市内许多读者的喜爱和热情参与,而本次的长征主题分享活动更是吸引近百人次前来参加。读书活动开办3年以来,始终本着读书分享,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原则,广纳全市各阶层文化人士、学者和专业人士,采取由主讲人分享阅读所获,读者与之互动的方式,并且不局限于年龄段,更不局限于知识类别,将天文知识、艺术理论、音乐欣赏、历史知识、民俗民风等各门类知识,通过读书活动这个平台,呈现给广大市民。与此同时,读书活动也为各街道、社区和其他相关单位和团体发掘了大量文化志愿者。今后,这个活动还将针对广大读者的需要,汇聚更多文化界精英,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实习生 魏星 记者 王晓霞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